肾衰竭后要延缓尿毒症进程的必要条件是什么?
可能有大部分人会说是降低血肌酐!积极去清除血液毒素,减轻肾脏代谢负担,确实是会帮助降低尿毒症的风险。但要实现维持毒素低水平,最最最根本的一点,还是保护剩余的肾功能。
受损的肾脏细胞发挥滤过排毒作用越来越差,而要想依然维持身体各项功能正常运转,剩余完好的肾细胞及肾功能的发挥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要让它超常发挥,才能阻断尿毒症的持续进展!
肾脏受损后并不是说完全不可逆,肌酐升高后,维持身体排毒的肾脏功能就是:肾脏损伤的部分细胞+剩余完好细胞这两部分组成了剩余肾脏排毒滤过功能。
损伤部分改善的越多,剩余肾功能保存越完整,整体肾功能恢复的越好,发挥作用打折扣越小。所以不要只盯着损伤的那部分肾功能,好的这部分也很重要,如何在剩余的数十年里尽力保护好它至关重要。
而进入尿毒症的患者,就是损伤的也没有修复,好的也没有留住。
如何去保护好剩余肾细胞,稳住剩余肾功能?
一、扩张血管,稳定血流,提供氧分
肾脏内每个肾单位其实就像是一个血泡,血流非常丰富,同样也是每一个肾细胞赖以生存的基础。之所以会硬化纤维化,就是血氧供应不足了。
因此积极去扩张血管,稳定肾脏内循环,改善肾细胞的生存环境,可阻断肾细胞的持续损伤,延缓肾功能持续衰竭。
目前扩张血管方案以联合降压降糖药为主,配合中医药内服外治方案,疏通肾脏内部血液循环,把受损较轻部分的肾细胞先救起来,仍就持续发挥作用,这样来提升肾脏自主滤过排毒能力,毒素不断排出,避免了更多靶器官的损伤,预防并发症,这样就形成了良性的循环。
然后不少人肌酐高后只顾着压制指标,排毒去了,但是对肾细胞损伤修复改善不够,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式,只能暂时把肌酐降下来,但长远来看肌酐仍然会反弹且快速持续升高,尿毒症风险颇高。
二、纠正加速肾衰竭的因素,稳定达标是基本
处理完了内部“忧患”,还需要把肾脏外部干扰因素清理掉,这些因素往往是加速肾衰竭进展的急性因素,发现的及时比较好控制。
比如高血压,有些患者原本就有血压高,还有些是肾病导致的,无论是哪类,都会加重肾内压,加剧肾脏硬化纤维化发展。因此必须要尽可能控制达标。坚持按时按量应用护肾降压药,维持在130/80以内一般不难,同时有助于保护心肾,预防心血管疾病带来的威胁。
还有预防感染因素,持续的免疫炎症刺激存在是加速肾细胞损耗的主要原因,很多人觉得尿蛋白没有了,潜血消失了,炎症就消失了。
其实主要原因是进展到中后期,肾脏滤过排毒能力下降,大分子都排不出来了,尿蛋白自然也就出不来了。
所以肾病后半程仍然还是需要积极抗炎,改善免疫损伤,重视免疫系统的恢复,减轻反复感染的几率,维持肾功能稳定更有利。有部分人患者长期坚持辨证中药调理,做到提前护肾,复发恶化风险明显减少。
还有一点是对药物选择要慎重。肾病进展到中后期,肾脏就更加娇贵了,一些药物不正确的使用反而会增加负担,起不到治疗作用。
应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(庆大霉素、链霉素、阿米卡星等)、万古霉素、非甾体抗炎药等,还有具有肾毒性的中药也要引起重视,比如含有马兜铃酸的广防,关木通等等。用任何药物之前都需要遵医嘱,按剂量按实际反应,而不要随意变动药物,是对肾脏的最大保护。
因为到了肾衰中后期,用药在精不在多,多余的药物都需要肾脏排泄反而增加负担,很多人吃这十多种药物,其实作用都是一样,不仅不会增加药效,反而会加强副作用。
那么对于残余肾功能如何计算?你的肾功能到底还剩下多少,还够用几年?
KDOQI指南推荐以尿素清除率(CLUREA)计算剩余肾功能:
CLUREA=(ml/min)=[尿液尿素(mg/dl)×尿量(ml)]/[尿量收集时间(min)×0.9×血清尿素(mg/dl)]